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樊枫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画家心中的绿色家园----观《城市空间---樊枫作品展》书后

2014-07-04 17:22:09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鲁慕迅
A-A+

  80年代迄今,我曾多次观赏过樊枫老弟的作品。在我的记忆中,每次看到的都是一种新面貌。这次他在深圳展出的以城市风景为题材的系列作品,又一次使我眼目一新,如果不是画中有他的署名,我真还以为是出自哪位新人之手哩。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富于创造精神、不停地探索前进的画家。他既不重复古人,也不重复自己,在中国画由传统的古典形态走向现代的旅途中,一步一个脚印,一程一个驿站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。

  樊枫的山水画,原本来自传统,有着坚实的造型基础和笔墨功力,多年前他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传统型山水画家了。然而这却只是他学习传统的阶段性表现。他从传统学到的并非那些表层的笔墨程式、符号语言,而是中国画写意的艺术精神及其笔墨元素。因此传统没有成为他自由创造的禁锢和包袱,而是作为他画中的灵魂和基因,一直伴随他走向现代。

  樊枫不但善于学习传统,而且善于从西方绘画中吸取营养,如他的画中的云、水、光影透视等。这些原本属于写实的西方绘画体系的物象,经由富于书法意味的中国笔墨元素的表现,就完全融合在写意的中国绘画体系之中了。中国画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还将有更多的吸收和融合。这正是中国画传统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。

  高楼如林的都市建筑,是这个时代的产物,不能想象用传统的界画的画法表现会是什么效果。石涛说:“笔墨当随时代”。这无异是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。樊枫在面对现代建筑时,创造了多样的笔墨语言,或浓重,或淡宕,或雅静,或狂放,时而黑云压城,时而阳光普照,时而绿荫静谧,时而市声喧闹,人们于笔墨节奏间似可感觉到都市脉搏的跳动,联想到那森林般高楼深处的勃勃生机。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,倾吐着自己的丰富感受,表述着城市的性情和沧桑。

  艺术的转型与社会的转型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。当前在广大乡镇范围提出的城市化决定,是告别农耕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关键一步。因此城市就成了社会转型的关捩点。樊枫及时地选择了现代城市的题材,并相应地创造了一整套新的绘画语言,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艺术转型中产生了一个飞跃,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现代的艺术品格。在《城市空间》的系列作品中不难看到社会转型的轨迹,一方面是像《绿色家园》、《暖冬》、《满庭芳》、《雨过西陵》等那种诗境般的城居,一方面却是由此引出的人们的画外之想,如像某些城区的拥挤噪杂,环境污染,治安欠佳,贫富悬殊乃至高房价,强拆迁等,都正在困扰着千家万户,使之深深的忧虑和不安。这些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城市病,显然不是艺术所能医治的。但如前所举那些画中的诗境般的城居,也是作者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企盼,是带给人们的某种信息和希望。其实像《绿色家园》那样幽美的居住环境,在南方的深圳和湖北的鄂州就可以找到,不过还不是多数人所能享有罢了。

  樊枫说他画的是自己的理想。理想正是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。正如杜甫在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发出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理想的浩歌,作者的胸怀大约也是如此吧。樊枫在中国画的转型中已跨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,而社会的转型还需要更加长得多的时间,作者所选定的这一富于时代表征的城市题材,将会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,我期待着他的新作不断出现,更上层楼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樊枫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