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雪楼
【清】 陈沂震
自古衣冠笑楚优,文章声价付悠悠。
人间岂解《阳春曲》,此城犹存白雪楼。
山色千寻常耸翠,泉源万斛自飞流。
乾坤清气依然在,更向何人笔底收?
作品欣赏(图片可点击放大观看)
山色千寻常耸翠
纸本水墨
34×138cm
2007年
山色千寻常耸翠
纸本水墨
68×68cm
2003年
(手机旋转90°观看完整作品图)
山色千寻常耸翠
纸本水墨
34×138cm
2014年
(手机旋转90°观看完整作品图)
山色千寻常耸翠
纸本水墨
47.5×181cm
2018年
往期链接:2018樊枫新作 | 山色千寻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延伸阅读
中国诗与中国画(节选)
文/钱钟书
恰巧南宗画的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诗派的宗师,而且是南宗禅最早的一个信奉者。《王右丞集》卷二五《能禅师碑》就是颂扬南宗禅始祖惠能的,里面说:“弟子曰神会,……谓余知道,以颂见论”;《神会和尚遗集?语录第一残卷》记载“侍御史王维在临湍驿中问和上若为修道”的对话。在他身上,禅、诗、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承,“诗画是孪生姊妹”那句话用的最惬当了。苏轼《东坡题跋》卷五《书摩诘<蓝天烟雨图>》说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;《凤翔八观.王维、吴道子画》说得更清楚:“摩诘本诗老,佩芷袭芳荪,今观此壁画,亦若其诗清且敦。”纪昀评点苏诗说:“‘敦’字义非不通,而终有嵌压之痕”,指摘得很对。“敦”字大约是深厚之“义”,可参看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一《论画山水树石》所谓“又若王右丞之重深”,但和“清”连用(collocation),就很牵强,凑韵的窘态毕露了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七:“书画之妙,当以神会,难可以形器求也。如彦远画评言:‘王维画物,多不问四时;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花同画一景。’余家所藏摩诘《卧雪图》有雪中芭蕉,此难与俗人言也。”现存《历代名画记》里没有关于王维这一节,画花“不问四时”却是画里一个传统;《卧雪图》也早遗失,但“雪中芭蕉”一事广布久传,为文评和画评留下了一个论证。都穆《寓意编》:“王维画伏生像,不两膝着地用竹筒,乃箕股而坐,凭几伸卷。盖不拘形似,亦雪中芭蕉之类也。”这幅画后来为孙承泽收藏,《庚子销夏记》卷一《唐王维伏生图》:“一老生伏几而坐,手持一卷。……都元敬当在贵人之家见此图,惊欢不置。”从此“雪中芭蕉”不是孤零零的事件,“难以形器求”的画风又添了佐证,评鉴价更容易施展“挽回”(recuperation)的手段,不理会“俗人”们的“拘形似”的惊疑和嘲笑。神韵诗派大师王士桢就在这一点上把王维的诗和画贯通。《池北偶谈》卷一八:“世谓王右丞画雪里芭蕉,其诗亦然。如”九江枫树几回青,一片扬州五湖白‘,下连用’兰陵镇‘、’富春郭‘、’石头城‘诸地名,皆辽远不相属。大抵古人诗画之取兴会神到。“名诗人兼画家金农更在这一点上把王维的画和禅贯通。《冬心集拾遗?杂话题记》:“王右丞雪中芭蕉为画苑奇构,芭蕉乃商飚速朽之物,岂能凌冬不凋乎?王右丞深于禅理,故有是画,以喻沙门不坏之身,四时保其坚固也。余之所作,正同此意,观者切莫认作真个耳。”金农对“禅理”似乎不熟。禅宗有一类形容“不可思议”的“话头”,和西方古修辞学所谓“不可能事物喻”(adynata,impossibilia)性质相同,例如“尘生井底,浪起山头,结子空花,生儿石女”,或“三月狸奴脚踏月,两头白牯手拿烟,戴冠碧兔立庭柏,脱壳乌龟飞上天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一〇光庆遇安章次、卷一二道吾悟真章次)。鸠摩罗什译《维摩诘所说经?佛道品第八》:“火中生莲花,是可谓希有”,正是这一类比喻,很早被道士一眼瞧中,偷入《老子化胡经?玄歌章第一Ο》“我昔化胡时”那一首里:“火中生莲华,尔乃是至真”(《呜沙石室佚书续编》)。假如雪中芭蕉含蕴什么“禅理”,那无非像井底尘、山头浪、火中莲等等,暗示“希有”或“不可思议”。明代画家李流芳似乎领悟这个意思,《檀园集》卷一《和朱修能雪蕉诗》:“雪中蕉正绿,火里莲亦长”,就是把两种“不可能事物”结成配偶,使它们相得益彰了。
试举一首传诵的王维小诗,说明他的手法。《杂诗》第二首:“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”赵殿成《王右丞集笺注》:“按陶渊明诗云:’尔从山中来,早晚发天目,我居南窗下,今生几丛菊?‘与右丞此章同一机杼,然下文缀语稍多,趣意便觉不远。右丞只为短句,有悠扬不尽之致。”批评不错,只是考订欠些。那首“陶渊明诗”是后人伪托的,上半首正以王维此篇为蓝本;下半首是:“蔷薇叶已抽,秋兰气当馥,归去来山中,山中酒应熟”,结句又脱胎于李白《紫极宫感秋》:“陶令归去来,田家酒应熟”。王维这二十个字的最好对照是初唐王绩《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》:“旅泊多年岁,老去不知回。忽逢门前客,道发故乡来。敛眉俱握手,破涕共衔杯。殷勤访朋旧,屈曲问童孩。衰宗多弟侄,若个赏池台?旧园今在否?新树也应栽。柳行疏密布?茅斋宽窄裁?经移何处竹?别种几株梅?渠当无绝水,石计总成苔。院果谁先熟?林花那后开?羁心只欲问,为报不须猜。行当驱下泽,去剪故园菜。”这首诗很好,和王维的《杂诗》在一起,鲜明地衬托出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。王绩相当于画里的工笔,而王维相当于画里的“大写”。王绩问得周详地道,可以说是“每事问”(《论语·八佾》);王维要言不烦,大有“’伤人乎?‘不问马”的派头(《论语·乡党》)。王维仿佛把王绩的调查表上问题痛加剪削,删多成一,象程正揆论画所说“用减”而不“为繁”。张彦远说:“笔才一二,像已应焉。离披点画,时见缺落”;程正揆说:“意高则笔减,繁皱浓染,刻划形似,生气漓矣。”这种议论可以和王士祯的诗评对照。《香祖笔记》卷六:“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,曰:’远人无目,远水无波,远山无皴‘”同书卷十:“’《新唐书》如今日许道宁辈论山水,是真画也。《史记》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,略具笔墨,然而使人心服者,在笔墨之外也。‘右王楙《野客丛书》中语,得诗文三昧;司空表圣所谓’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‘者也。” 《蚕尾集》卷七《芝廛集序》大讲“南宗画”的“理”,然后说:“虽然,非独画也,古今风骚流别之道,固不外此。”南宗画和神韵诗就是同一艺术原理在两门不同艺术里的体现了。
既然“诗家三昧”是“略具笔墨”、“不着一字”,那末,写景工密的诗、叙事流畅的诗、说理痛快的诗都算不得“风骚流别”里的上乘了。例如谢灵运和柳宗元的风景诗都是刻划细致的,所以元好问《论诗绝句》说:“谢客风容映古今,发源谁似柳州深!”自注:“柳子厚,宋之谢灵运。”宋长白恰好把谢灵运的诗比于北宗画:“纪行诗前有康乐,后有宣城。譬之于画,康乐则堆金积粉,北宗一派也;宣城则平远闲旷,南宗之流也”(《柳亭诗话》卷二八)。若把元好问的话引申,柳宗元也就是“北宗一派”。无怪王士祯《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》对柳宗元有贬词:“风怀澄淡推韦柳,佳处多从五字求。解识无声弦指妙,柳州那得并苏州!”“无声弦指妙”就是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的另一说法。韦应物正是神韵派的远祖司空图推尊得和王维相等的:“王右丞、韦苏州澄淡精致,格在其中,岂妨于遒举哉?”(《与李生论诗书》);“右丞、苏州,趣味澄琼”(《与王驾评诗书》)。白居易的诗既能叙事井井,又会说理娓娓,和神韵派更是话不投机。司空图就说:“元、白力劲而气孱,乃都市豪估耳”(《与王驾评诗书》);翁方纲来了个补笔:“一自司空表圣造二十四《品》,抉尽秘妙,直以元、白为屠沽之辈。渔洋先生韪之,每戒后贤勿轻看《长庆集》。盖渔洋教人,以妙悟为主,故其言如此。”使神韵派左右为难的,当然是号称“诗圣”的杜甫。
来源:樊枫工作室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